【回顧 Truku對日戰爭 遺跡探勘】:簡述太魯閣族對日戰爭史

(Photo Credit:Tunux Wasi)

文/ Tunux Wasi

七十八歲的耆老(Jilu)說:「這應該是我最後一次來到我的故鄉了,以後換你們年輕人了」。 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中國政府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澎湖做為中日停戰的條件之一。日本政府入台初期,因資源爭奪與文化矛盾的不斷激化下,開始發生大小不一的武裝衝突事件,直到1914年以前,仍無法有效統治盤踞在立霧溪、木瓜溪與三棧溪等區域的太魯閣族。在當時的日人眼中,太魯閣族為花蓮地區最兇猛的族群,太魯閣族當時與日本當局的關係宛若兩個獨立且對等的敵國,有時交惡有時甚至友善的合作關係。直到1914年日本當局發動「討伐」太魯閣戰役後,方才全盤統治太魯閣族人,誠如部落耆老金清山所言,日本殖民政府統治太魯閣族人實乃34年(1914年至1945年)。 描述太魯閣戰役之前,筆者引用歷史學者潘繼道的觀點來詮釋太魯閣抗日戰役,太魯閣戰役可分為廣義與狹義的方式來論定。「廣義」的說法為1896年新城事件開始歷經三棧事件、加灣事件、威里事件等,直到1914年太魯閣事件,這18年內的大小衝突稱之為「太魯閣戰役」;「狹義」的說法則單指1914年太魯閣事件。1895年日本「接收」台灣以後,開始於太魯閣地區發生多起的武裝抗日衝突,有「生蕃剋星」封號的第五任總督佐久間左馬太其統治策略,別於先前四任臺灣總督相對消極的方式「統治」太魯閣族,反而造成天性善戰的太魯閣族無法有效統治,甚至稱日本人為猴子、村田銃等嘲諷的稱呼。鑒於歷任總督在理番政策上的不如預期,尤其是威里事件後,日方深知面對太魯閣族的統治策略的徹底失敗,導致日人對太魯閣族之統治策略轉為先「討伐」後「撫育」的態度。此舉,更影響了整個東台灣的原住民族。 其中佐久間左馬太最廣為流傳於太魯閣族部落間的傳說,莫過於其生死之謎。據日本「史料」記載,佐久間左馬太於「討伐」太魯閣族期間「不慎」跌入山崖受傷,而後送往日本隔年病逝。但這樣的描述卻與太魯閣族民間所敘述的事實背道而馳何也?姑且不論事實為何,但可以反思的是,為何詮釋歷史的權力始終來自殖民者,這無非是對被殖民者的二度傷害? 太魯閣族自外來政權入侵以來,始終處於「被詮釋」的地位,連族稱也是被殖民者所定義下,泰雅族分支下的賽德克亞族。所幸在凝聚多年的「族群共識」後,於2004年1月14日正式正名為「Truku太魯閣族」,這是民族自決的開端,身為Laqi Truku的你我,在民族自決上的使命上,仍有很多事是需要我們自行去詮釋與爭取的,如同本刊物的宗旨──「自己的Truku自己寫,Truku的歷史自己寫」。



佐久間左馬太(Sakuma Samata 1844年11月19日-1915年8月5日)




2014年適逢太魯閣事件一百周年,也是太魯閣族正名十周年,秀林鄉公所於此舉辦了太魯閣族抗日戰役系列活動,活動小組分為:官方史料、口述歷史、立碑儀式、研討會、遺跡探勘。其中遺跡探勘小組是最為人迴響的小組之一,本小組的特色在於邀請太魯閣族學生青年會青年,由耆老與傳統領域調查團隊的帶隊,一步一步的踏著百年前那條充滿血淚的足跡,仔細的去感受與體會那專屬於太魯閣族的光榮戰役…... 歷史可以原諒,但不能遺忘。
(Photo Credit:Tunux Wasi)
---
關於作者:

Tunux Wasi(涂龍生),太魯閣族人,高中畢業後開始旅北生涯,曾擺盪於主流社會與太魯閣族認同之間。近年返鄉後開始追尋太魯閣族傳統文化並參與部落議題性活動,十足族群主義者。就讀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民間文學所碩士班二年級。


關於Suyang舒洋:

「我們是一群對充滿著太魯閣族強烈認同的青年,期望能透過書寫與自我追溯,並透過Suyang的誕生能夠真正擁有─『自己定義自己、詮釋自己的基本權利』」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