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 The Mountain》映後心得與巡演資訊


文 / Hana



喜歡看電影可能就是這樣,即使在記憶中是一樣的畫面,把生活經驗中曾接觸過平凡無奇的好幾片風景交互串連、建築起來,那麼將不同的電影風格套用在常態生活,似乎這樣的日常也歷經一番洗鍊,產生錯覺的距離美感。


摒棄直接、單純地觀看部落生活,導演選擇使用16釐米攝影機才能呈現的畫面感,和因而產生的強烈電影風格,就我個人而言是一種新的體驗。

這是視覺上的也是心理上的,在觀者(我,或者同樣具有相同生活經驗但不太熟悉的太魯閣族人)面對電影空間時所感受到的情感,不只因為已觸發的共鳴而衍伸想像空間,電影的呈現手法也提供觀者另一種視角看待傳統文化,好像是在觀者和電影所建構的部落生活之間又更抽象地製造了一段距離,這樣的距離有點像退一步或隔薄紗觀視,我認為這樣的方式可以有更多反思電影提示概念的機會,這無非是電影作為一種情感媒介承載了巨大共同記憶的關係。


喜歡這部電影,映後導演和觀眾分享的所謂「悶悶的感覺」。就像俄羅斯片《郵差的白色夜晚》中,也以將近紀錄片的形式,試著拍出那座與世隔絕的北方小島的日常生活,用這樣的方式才可能相對真實地呈現,雖平淡卻自然;導演使用蒙太奇手法連接不同視點,將過去新聞資料做剪接,與片中故事主角(太魯閣族耆老)現在生活的交錯呈現,作為一種佐證,這是過去與現在不同時空下的交錯對照,是平行發展的雙線交纏也是一持續性變化的進程,反映的是原住民生活在最先居住的這座島嶼,在不同外來政權的殖民與統治之下,到目前為止歷經的發展與變遷。


Feat. Doc 靈山 The Mountain 蘇弘恩 /S16mm (61min. length) from Miquel Miró / Jianxing on Vimeo.

關於筆者:Hana,一個正在努力尋根的太魯閣族女孩;喜歡看電影。

《靈山 The Mountain》
蘇弘恩Su Hung-En / 2015 / 61’ / 台灣Taiwan / 16mm / COLOR
近百年來,台灣這個島嶼,經歷過許多不同政權的統治,從荷蘭、西班牙、日本到現在的中華民國政府,各種外來政權在這個島嶼上留下的痕跡,唯有島上的原住民親身經歷過。在這個過程中,原住民一直處在被統治者的位置上,不僅自身文化發生改變,同時被賦予各種不同的稱呼,成為當代政權宣傳政績的工具,帶來大量的刻板印象及歧視。這部紀錄片的主角是一個太魯閣族的老人,藉由他的生活狀態與歷史記憶做連結,穿插資料影像為佐證,看見當代政策帶給原住民的影響及變遷。最後,從老人的狩獵過程,體現原住民文化的精隨,與「正名」的歷史做呼應,象徵其發聲權及主體性的回歸。
導演介紹:出生於台灣,目前就讀於世新大學的廣播電視電影學系研究所,原住民跟台灣人的混血兒,穿梭在這兩種身份之間,讓他跨過既有印象來觀察這個世界。 曾經在原住民的攝影比賽中得到優勝,也曾經入圍過公視的環保短片競賽,這部作品《靈山》得到原住民文化基金會的補助,目前專注於原住民及社會議題的創作。






留言

熱門文章